东莞股票配资平台 大汉武帝朝的风流与奔放

发布日期:2024-09-17 21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74

东莞股票配资平台 大汉武帝朝的风流与奔放

苋菜有白苋菜和红苋菜,还有野生的白苋菜等,都各有风味哦,鲜嫩的苋菜口感脆嫩爽口,自带清香,红苋菜带有独特的花青素,铁含量也高,养颜补血也非常好。白苋菜的钙含量高,夏天都别错过哦。

臧氏妖娆

汉武帝的生母王娡,早年嫁给了槐里农户金王孙,并生有一女。

后来,仅凭卜筮的一句“两女(王娡及其妹王儿姁)皆当贵”,王娡便被母亲从金家强行接回。而后,被送进太子府,嫁给了后来的汉景帝刘启。

当真是后宫佳丽三千,皇帝独宠我一个。甚得恩宠的王娡,为景帝生下了四个孩子,分别是汉武帝刘彻、平阳公主、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。

王娡剧照

王娡得宠于景帝,也不忘自己的妹妹王儿姁,于是便在景帝刘启面前夸耀自己的妹妹是如何美貌妖娆。当真“两女皆当贵”,王儿姁也被送进宫中,成为了景帝的姬妾。

姐妹毕竟是姐妹,姐姐妖娆妩媚,妹妹更是当仁不让。王儿姁跟她姐姐一样得宠,接连为汉景帝生了四个儿子,且均被封王,分别是广川惠王刘越、胶东康王刘寄、清河哀王刘乘、常山宪王刘舜。

王儿姁画像来源网络

有女如此,其母想必也是个非常人物。

王娡的母亲、汉武帝的姥姥,名为臧儿,是汉初燕王臧荼的孙女,算是个王室之后。但是,后来臧荼谋反、燕国被灭,臧氏也就家道中落了。臧儿先是嫁给了槐里王仲,生了两个女儿,就是景帝皇后王娡和姬妾王儿姁。王仲死后,臧儿又改嫁长陵田氏,生了两个儿子,就是武帝朝的武安侯田蚡和周阳侯田胜。

臧儿来源网络

两个女儿如此得宠,臧氏一家人也就彻底翻身,从社会底层直接步入青云。所以,臧儿被封平原君,其两个儿子皆得封侯,甚至武安侯田蚡还位列三公,拜为丞相。

奇货其女并得享富贵,这完全不能体现汉武帝这位姥姥的风流手腕。

曲周侯郦商之子郦寄在平定七国之乱后,向景帝上书、要迎娶平原君为妻。而这个平原君就是王娡的母亲、景帝的丈母娘——臧儿。

曲周侯郦寄

果然是老当益壮且不让风流,一场黄昏恋马上就要给汉景帝凭空整出一个老岳父、为汉武帝整出一个后姥爷。但是,景帝棒打鸳鸯,把郦寄下狱治罪,而后免其侯爵、贬为庶民。当了皇帝的丈母娘,臧儿还是得收敛点儿。还有,以后那些想当皇帝老丈人的,也就断了念想吧。

平阳奔放

汉武帝的长辈,从他的姥姥到他的母亲和亲姨母,当真彰显了大汉帝国的风流与奔放。如果说春秋战国是礼已崩、乐已坏,那么大汉帝国就寻不到礼乐章法了。

武帝及其平辈姐弟们,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,个个皆是弄潮儿。其中故事最多的要属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。

平阳公主剧照

平阳公主,婚姻波折,综列史料记载是一生三嫁。她先是嫁给了平阳侯曹寿。但曹寿早夭,在公元前131年就病逝了。而后再嫁汝阴侯夏侯颇。但夏侯颇通奸其父御婢,于公元前115年畏罪自杀。再之后,平阳公主便嫁给了大将军卫青。但是,嫁给夏侯颇一事存疑,主要是史书记载简略且互有冲突。所以,也有认为她是一生再嫁,先嫁平阳侯曹寿、再嫁大将军卫青。

不论曹寿早夭和夏侯颇通奸,单说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,就已经十分传奇。这两个人不仅是姐弟恋,而且是主仆恋。

卫青曾是平阳侯府的骑奴,后来因其姐姐卫子夫得幸汉武帝,故才有了晋身为将的机会。外戚的身份加之战场的武功,卫青成为了武帝朝的大将军。

名将卫青

当平阳公主准备在列侯中间择以佳偶时,大汉帝国的风流奔放就彰显出来。众人极力推荐大将军卫青,也顾不上什么主仆之分和礼法阶级了。连平阳公主都觉得不好意思,笑言:此出吾家,常骑从我,奈何?此事经由皇后卫子夫报到汉武帝处,武帝的反映也够豪放,当即便应允婚事,促成了这段姐弟恋加主仆恋。

汉武帝有两任皇后,出自平阳公主的举荐。

第一个是卫子夫。原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,经平阳公主举荐,于公元前139年得幸入宫,一年后被封为夫人,诞下皇子刘据后,于公元前128年立为皇后。

第二个是李夫人。父母兄弟皆为故倡,李夫人也是歌舞倡女,经平阳公主举荐,于公元前112年得幸入宫,并被封为夫人。李夫人甚得武帝宠幸,但短命早夭,生下昌邑哀王刘髆后便病逝了。

李夫人

汉武帝死的时候是公元前87年。此时,卫皇后已被废四年,所以汉武帝当真是孤家寡人而去。辅政的大将军霍光领会上意,于是“以李夫人配食,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”。

汉景帝刘启娶人再妇,汉武帝更是奔放,要么歌女、要么舞女,而且皆予封后。不仅如此,因着卫子夫和李夫人的缘故,平阳公主还为大汉帝国间接贡献了三位重要将军。一个是大将军卫青,卫子夫同父异母的弟弟;一个是骠骑将军霍去病,卫子夫的外甥;另一个则是贰师将军李广利,李夫人的哥哥。

卫氏风流

汉武帝的皇后里面,卫子夫一家是最为显赫的。

卫子夫剧照

卫氏一门,两任为大将军、五人被封侯:长平侯、大将军卫青,冠军侯、骠骑将军霍去病,以及卫青之子宜春侯卫伉、阴安侯卫不疑、发干侯卫登。这还不算霍去病的异母弟博陆侯霍光,被拜为大司马、大将军,是汉武帝临终托孤的辅政大臣,

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,被汉武帝赐婚给太仆公孙贺为妻,后来公孙贺当上了武帝朝的丞相,于是卫家就多了一个丞相夫人。

卫君孺来源网络

而卫子夫的二姐卫少儿,也就是霍去病的生母,后来嫁给了开国功勋陈平的曾孙陈掌为妻。

卫子夫的另外一个弟弟卫广,曾参与平定西南夷和攻打昆明国的战役,被封为中郎将。

汉代的《天下为卫子夫歌》唱到:

生男无喜,生女无怒,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!卫家之鼎盛,已经不是贵震天下,而是贵霸天下了。显赫归显赫,卫氏女子在风流奔放方面,也不输给臧氏三母女。

卫子夫的母亲,被称为卫媪。媪是老年妇女的尊称,因为太过卑微,所以史书未录其名。她本是平阳侯府的女仆,据说嫁给了一个不知名的卫姓男子,剩下了一儿三女:长子卫长君、长女卫君孺、次女卫少儿、小女卫子夫。

卫子夫与母亲卫媪

汉武帝的姥姥臧儿是夫死再嫁,而汉武帝的这个丈母娘卫媪要更厉害一些,直接跟平阳小吏郑季私通,生下了后来的大将军卫青。卫青被生下之后,被送到郑家抚养。但郑家对这个私生子一点儿都不好。所以,成年后的卫青便投靠其母卫媪、在平阳府做骑奴。

这还不算完,后来又有同母弟卫广和卫步(也有说二者为同一人)。也就是说私通一次还不够,后来卫媪又与人私通生下了两个儿子。“後子夫男弟步、广皆冒卫氏”,卫家显赫了,这些不是卫家人、但确是卫媪的儿子,就都冒卫姓、以得晋身显贵。不仅私通,而且还生了孩子;一次不够,私通生子还接二连三。汉武帝的这个老岳母,当真是风流非常。

《史记》载:

其父郑季,为吏,给事平阳侯家,与侯妾卫媪通。再有《索引》:

然案此云「侯妾卫媪」,似更无别夫也。下云「同母兄卫长子及姊子夫皆冒卫姓」,又似有夫。其所冒之姓为父与母,皆未明也。这是《史记》和《史记索引》的交叉考证。如果这两段文字考证属实。那问题就大了。卫媪之姓,就不是其夫家之姓,而是卫媪的本家姓。按此推论,非独卫青、卫广和卫步为私生子,就是连卫子夫等三女一男,也查不到生父,也是私生子。那卫媪、卫老妇人,也就风流得着实彪悍了。

或许有其母必有其女吧。卫媪的二女儿、卫子夫的二姐卫少儿,先是与平阳县的小吏霍仲孺私通,生下了后来的骠骑将军霍去病。

卫子夫与卫少儿剧照

霍仲孺是临时在平阳侯府供职的,算是侯府从地方县府临时借调。借调完了,霍仲孺就回家,而后娶妻生子,与卫少儿就断了联系,也就忘了霍去病这个儿子。

卫少儿仍旧不甘寂寞,与开国元勋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。而且,私通也不藏着掖,连汉武帝都知道了。于是,“少儿故与陈掌通,上召贵掌”。汉武帝不仅知道了,而且认为陈掌私通自己的大姨子是很有眼光的,于是“上召贵掌”。

“及卫皇后尊,少皃更为詹事陈掌妻”。待得卫子夫被立皇后,卫家显贵已是贵霸天下了,所以卫少儿与陈掌也就别私通了,你们直接结婚吧。

总结:缘何如此风流、奈何如此奔放?

汉武帝的生母藏氏一家,汉武帝的姐姐平阳侯府,以及汉武帝的皇后卫氏一门,莫要说是古代,即便是到现在,其风流奔放也值得八卦巷议一番。

那么,为何西汉初期是能够如此忘天理而存人欲?

汉武帝

当事者敢为风流、勇作奔放,也就罢了。而旁观者和议论者不仅没有给予什么舆论批评,反而或是推波助澜,如怂恿平阳公主择婿卫青;或只羡慕非常,但唱《天下为卫子夫歌》。

汉代是一个平民社会。

这种平民社会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特点。这些特点或许仅在汉代独有,而后世王朝当真难以攀比。

比如,汉武帝一声令下便能迁徙天下豪杰去茂陵守墓。后世那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朝廷,不仅做不到而且也不会做。

茂陵

还有就是以算缗告缗为代表的财政政策,那就是直接把权贵富人全部打躺下,然后实现社会财富的重新再分配。啥意思?大家把钱都交给国家,然后都变成平民,然后再重新积累财富。之后的中国王朝也就是从农民手中收点土地税和人头税,根本不敢这么做,也不会这么做。

平民的大汉王朝,都有了几分无产阶级执政的特色。我们根本没想代表什么地主阶级和士大夫基层,我们怎么合适就怎么玩。

所以,平民社会的一些风俗习惯也就彰显在帝国朝堂了。

读《春秋》和《左传》,你能发现礼法的森严,从婚姻嫁娶到丧葬祭祀,处处有规定、处处是细节。但是“礼不下庶人”,《春秋》和《左传》里的故事是贵族的故事,你们的故事与庶人平民无关。

春秋左传

而大汉帝国就是一个平民的朝堂,从开国皇帝刘邦到开国丞相萧何,再到分封的那些诸侯王以及列侯将军们,就基本上没有什么贵族。唯一可以施加影响的贵族子弟就是张良,结果张良还不跟这些平民玩了,脱下官袍而去学道养生。

秦末战火打残了贵族也打没了典章。

满足了衣食之需,自然就会向着满足更高层级的需求发展。所以,即便是平民出身的朝堂权贵,也会想方设法地恢复典章、倾慕礼乐。

但是,时代不允许啊。秦末一把战火不仅打残了贵族,也打没了熟悉贵族礼法的名流学者,甚至流传已久的各种典章书籍被烧毁了。

翻看《史记》中的各种屠城记载,就知道秦末战争的这种残酷性了。

秦末战火

为了恢复礼乐,汉文帝曾向天下征召《尚书》学者,结果竟然一个也找不到。

最后,经过多方打听、费尽百般周折,才在齐地找到一个叫伏生的人。

这个人曾经做过秦帝国的博士,有一本冒死私藏的《尚书》。但当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,所以肯定来不了长安、献书讲经了。

大汉朝堂也是足够的重视,派遣大臣晁错亲赴山东齐地求取真经,并向伏生学习《尚书》。

伏生

连《尚书》这样的重要经典,都很难找到,就更不要说其他的礼乐典章了。

汉帝国的统治者即便再倾慕礼乐风华,也是强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即便能够找到几本古籍,你还得找到能读懂古籍的人,刘邦、樊哙之流,有书跟无书的结果是一样的。

即便有了书、有了专家学者,然后大家都认真去学,这也需要时间。

而且礼乐从书本到制度再到实践,而后再由实践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这些都需要时间。

所以,在西汉初期,整个朝堂以及天下,基本上就是一个缺文少教的社会。

汉武帝之时,虽然大力提倡和恢复儒家文学,但还是武功胜于文采。

打仗还是可以的,有人有钱就能组织军队,有得力的将领就能扬威天下。

但是,礼乐这些东西是需要时间的。所以,汉代中国既是在艰难地继承前代文化,又是在积极地自创文明。

汉武帝是一个有个性而且有能力实现个性的人。

你们不是都不喜欢公孙弘吗,那我就要重要他,而且让他当丞相。

你们不是都觉得金日磾是匈奴小儿吗,那我就要宠信他,还要让他做托孤辅政大臣、陪葬茂陵。

金日磾

从汉武帝身上,你会知道什么叫个性和任性。我就要这么玩,你们别不服,不服咱们就斗法,较量一下到底谁更胜一筹。

而整个帝国朝堂的三公九卿,无路是哪路神仙,当真都不是汉武帝的对手。

卫青的权势已经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,卫氏一门已是贵霸天下,武有卫青、霍去病,文有丞相公孙贺,而且还有皇后卫子夫、太子刘据以及平阳公主。但是,武帝一不高兴,结果就是卫氏家族集体团灭。

汉武帝这个当时的最高主宰,是如此个性,又如此有能力实现自己的个性。所以,当时的帝国朝臣只能陪着他一起玩。

汉武帝

于是,无论是歌女还是舞女,只要他高兴就能当皇后;无论是骑奴出身还是倡家出身,只要他高兴就能当大将军。

武帝个性如此,阳平公主也就自可奔放东莞股票配资平台,卫氏一门也就风流不论了。

卫子夫平阳公主汉武帝王儿姁卫青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